2018年1月7日,天陰沉沉的,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一位名叫“大鞏山二當家”的網友在百度蘇州吧發帖稱,日東電工蘇州工廠宣布停產。
年關將近,蘇州工業園的工人們卻失業了。
工廠明確表示,將在1月底停產,2月開始解除合同。
憤怒的工人們在工廠大門前集結,這猝不及防的消息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計劃,也讓很多的人的新年蒙上了一片陰鬱的色彩。
工人提出了2N+1的賠償方案與工廠談判,現在當地政府和警方也已經介入,如何賠付,如何散伙,還在商議之中。
風饕雪虐中,生存是個問題。
其實日東電工株式會社已在中國立足多年,是一家擁有94家分公司的企業巨頭,曾經先後在北京、上海、廈門、香港、深圳、蘇州和台灣設立了分公司。
而剛剛出事的這家企業於2001年7月5日在蘇州工業園區註冊成立,是一個製造柔性電路板(FPC)、偏振光片的生產基地。
園區佔地面積70000 ㎡,投資總額達130億日元,鼎盛時期員工5500名左右,但是在其解散之前員工數量已經下滑到了500多人。
繼尼康之後,又一家領頭羊級別的外資企業徹底敗走中國市場。
去年從中國撤離的瑪莎百貨也是如此。 作為英國最大的服裝零售商,瑪莎百貨在英國有840多家店,並同時在歐洲、中東及亞洲的59個地區擁有超過480家門店。 2008年,踩著金融危機的浪潮,瑪莎百貨衝進了中國市場。 8年後,瑪莎百貨在中國開了15家大型門店,但是全面關閉他們只用了兩年。
“普通員工的基本工資才2000多元,做4休3,而且不許員工加班、做兼職,每月收入少得可憐。”
難以想像,這是世界500強員工的生活寫照。
資本巨頭接連退出中國市場,到底原因幾何?
著名旅日學者徐靜波聽聞蘇州日東電廠關閉的消息曾特意打電話到日東電工總部詢問,得到的答復是:
“一是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導致蘇州工廠難以為繼;二是公司內部產業佈局的調整。”
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沒想到會這麼高,高到這家全球第一大偏光片製造商也無力承受。
當地有人算了一筆賬,這裡的工人平均工資到手5000多,可公司實際負擔為人均12000元。
這其中差的近7000元,都花到哪裡去了呢?
大頭是花在了五險一金上。
按照正常計算,蘇州地區到手工資5000多,那麼稅前大概為7000元,需要繳納的保險稅款加起來為4200元。
另外,工廠是包食宿的,每個工人每月成本2000元,日本工廠的福利一向是比較好的,再加上各種職業津貼,要負擔一位工人,確實需要支出12000元。
我們這裡只是計算了蘇州的企業負擔,由於中國各地五險一金和稅款的額度不同,所以會有差異,但總體來說,全國主要城市的企業負擔都是比較重的。
而周邊的越南、柬埔寨、印度的工人,一個月工資普遍在1000元左右,人力成本差距如此巨大,製造業向低成本地區轉移也是必然的現象。
德勤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就曾預計,以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組成的“強力五國”將會接棒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另一方面,大量高端製造業也開始回歸母國。
最明顯的,就是每天都嚷嚷著讓崗位回國的特朗普,通用電氣已經將洗衣機、電冰箱和加熱器的業務從中國回遷到肯塔基州。
除了在成本方面的消耗,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也讓很多外資企業方寸大亂。
以日東電廠的核心產業偏振光片為例,近幾年,隨著我國液晶面板廠商的快速崛起,國產偏光片廠商也迅速發展了起來。
國內偏光片龍頭三利譜、盛波光電近年都在擴建偏光片產能,國產玻璃基板龍頭東旭光電公司也跨界和住友化學合資,在無錫投資了2000萬平米的偏光片產線。
在價格上佔據絕對優勢的國產偏光片也迅速在中國市場佔領了一席之地,相比之下,日本廠商則開始紛紛收縮產能。
十幾年前,穿著名牌、踩著高跟鞋的Linda、James們,是無數名牌大學生夢想中的樣子,畢業生就業也首選外企——大品牌、高薪、有面子。
而現在,華為、騰訊、阿里的員工,才是相親的風向標。
在騰訊,應屆生年薪在16W-20萬,年終獎5W左右;華為南京研發崗應屆畢業生的工資為18萬,年終獎金72000元,並附帶一系列長效激勵機制。
在2015年華為的秋季校招中,華為高級副總裁陳黎芳曾表示:“我們從14萬到17萬起薪,最高到35萬人民幣每年,工資就是零花錢。”
如果你們還記得,當年大陸面板的窘境。而如今,京東方的大尺寸面板產量已經超越LG,成為全球第一。
眼看著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項項被擊破,外資企業的壓力可想而知。
而有些企業,原本具備競爭實力,卻因為沒有摸清中國市場的套路而被掃地出門。
比如,瑪莎百貨。
聞名國際,瑪莎只用做一件事:出售純英國製造;而來到中國,瑪莎也只做了這一件事:出售純英國製造。
瑪莎死守著他英式嚴謹、穩重的風格,希望能招攬中國中產階級,可無數中國消費者瞄過,只留下兩個字——老氣。
來到中國的瑪莎百貨,把服飾作為了試圖打開市場的突破口,後期引入食品業務。
結果,衣服沒有ZARA的時尚、沒有H&M的低價、沒有優衣庫的好料、沒有中國國產的親民、食物也不如進口高端生活超市......
連英國人都看不下去了:“看看瑪莎的咖啡館,一個空蕩蕩的架子上孤零零地擺著一些鬆餅和蛋黃醬三明治,真讓人感覺像回到了前蘇聯時代。”
就這樣,在中國這個激烈的競爭場,曾經市值700億元的瑪莎被幹掉了。
對於垂危的外企來說,不管是瑪莎百貨,還是日東電工,撤退也許是一種解脫。
可是對於中國來說,外資的頻繁撤離到底是喜是憂呢?
雖然很多人覺得外資的撤離對中國的經濟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持樂觀的態度,認為這是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所要經歷的必然過程。
在他們看來,這些外資撤走了,就會有成百上千個華為、中興、美的、格力起來。
中國現在已經告別了被外資剪羊毛的時代,而是憑藉強大的智能製造實力,與外資巨頭一絕高下。
這幾年,隨著國內房價的增長,相關行業的產值也都突飛猛進,整個國民經濟都是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隨之而來的就是生活成本的提高和用人成本的提高,無論房地產和金融業多麼火爆,GDP的數據多麼漂亮,製造業才是實打實的能解決就業人口的產業。
對於國際製造業的撤離我們雖然不必太過悲觀,但是也要看到製造業在提高國民經濟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