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在新的一年裡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人印了很多錢。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2020年初的時候才是4萬億美元,懂王僅用幾個月就讓其飆升到7.3萬億美元,
拜登上台後再接再厲,又馬不停蹄的推出了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根據權威人士預測,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在2021年底突破10萬億美元。
因為基礎貨幣在數值上接近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所以可以說這兩年美聯儲印的錢將超過歷史上美聯儲發行的美元總額。
這不是洪水,這是海嘯。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世界貨幣,這場海嘯衝進千家萬戶只是時間問題,全世界人民都在瑟瑟發抖地看著美國的印鈔機。
在這種情況下感到焦慮很正常,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作弊系統的暴雷風險。
為什麼說美元是個作弊系統呢?
今天我們就來追根溯源,聊一聊這個吞噬一切的美元體系在當初是怎麼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貨幣是個什麼東西
————————————
在理解美元之前,我們先要理解貨幣。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花錢,但是很少想過錢到底是個什麼玩意。關於這個問題,我的朋友文軒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現代社會在貨幣流通和使用上實現了高度數字化,所以我們在直觀上會覺得貨幣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其實貨幣本質上一點也不抽象,他在誕生之初曾經是一種具體的商品,而且這個商品的價值還不怎麼穩定。
人類在原始時期曾經用過很多商品來充當貨幣,包括石頭,貝殼,羽毛,甚至漿果等等。
沒有貨幣之前大家的交易只能以物易物,但你有的東西未必是對方想要的東西,所以交易起來非常麻煩。可能需要連續交易好幾次才能交易到你想要的商品。
有了一般等價物作為貨幣就方便多了,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東西換成貨幣,然後愛買啥買啥。
不過這個方便也是有代價的,一個商品一旦被用來當做貨幣,他就沒法使用了。
比如說一個市場裡拿漿果作為流通貨幣,那麼你在這裡就可以用漿果買到任何東西,但前提是你不能把你兜里的漿果給吃了。
人類使用某種商品作為貨幣本質上是通過犧牲這個商品的使用價值來換取交易選擇權。
充分的交易選擇權可以提升市場交易效率,賦予個人輕鬆調動市場資源的能力。
貨幣本身不是財富,而是提升效率的工具。使用這個工具的代價,就是貨幣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個漿果幣的例子裡,一漿果幣價值多少呢?
很簡單,一顆漿果的市場價是多少,一漿果幣就價值多少。
假設對於這個市場裡的人而言,吃5個漿果帶來的滿足等於吃一個雞腿,那麼一漿果的價值就等於1/5個雞腿,一個雞腿的標價就是5漿果幣。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有一天漿果的產量增加了或者人們不喜歡吃漿果了,漿果的價值就會下降,而這也意味著漿果幣貶值。
反之如果因為某個原因漿果減產了或者人們更喜歡吃漿果了,那麼漿果的價值就會升高,這也意味著漿果幣增值。
我們看到貨幣的價值並非由某些大佬主觀規定的,而是取決於該商品在市場裡的客觀價值。
商品在市場中出現價值波動很正常,所以從價值穩定性的角度來看,貨幣並不是一個靠譜的東西。
不過我們的地球地大物博,總有那麼些商品是相對靠譜的。經過長期的探索,人們最終選定了貴金屬。
金銀在珠寶裝飾方面有很高的價值,而且攜帶方便,供應有限,易於分割,還可以長期保存,最終成了人類普遍使用的貨幣。
於是大量本可以做成首飾的黃金被做成了磚頭堆在倉庫裡。
人類使用貴金屬的歷史長達數千年,已經對其形成了非常穩固的價值共識,這就使得貴金屬貨幣的價值也非常穩定,不容易像剛才說的漿果幣一樣頻繁波動。
但是我們要清楚一個道理,貴金屬貨幣和漿果幣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都是商品。
貴金屬之所以成為人類貨幣的終極選擇,只是因為貴金屬相對其他商品價值更穩定一些罷了。
貴金屬的價值建立在人類共識的基礎上,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堅挺的IP之一。
不過貴金屬有一個缺點:數量太有限。
人類的生產力一直在發展,所以商品數量會越來越多,交易額也會越來越大,於是數量有限的貴金屬在交易中就會力不從心。
貨幣之所以有用,是因為只要人們把自己的財產全部換成貨幣的形式,就可以在市場交易中獲得充分的選擇權。
而如果貨幣供應量不足,人們的財產就難以全部換成貨幣形式,無法獲得充分的選擇權。
比如說某個大佬有價值2噸黃金的貨物,他如果想去市場上隨意買買買,常規操作是先把這些貨物換成2噸黃金,然後就可以想買啥買啥。
但如果世界上總共只有1噸黃金,那麼大佬的貨物就無法完全換成黃金,交易起來就會比較折騰,大額交易難以完成,他對市場資源的調動效率也會大幅降低。
那人們會如何來解決這個矛盾呢?
正常思路是開發新的一般等價物來進行補充,比如說金子不夠用了,就拿銀子來補充。
大佬的貨物可以換成1噸黃金+50噸白銀,於是貨幣又夠用了,買買買又隨意了,市場資源的調動又輕鬆起來了。
增加一般等價物的方法比較穩妥,不過這需要犧牲更多商品的使用價值,畢竟選擇權不是免費的。
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即使是白銀,它的數量也不多;而如果去增加金銀之外的一般等價物,又沒有金銀這麼好用。
但不管怎麼樣說,這個方法終歸是穩妥之道,要是人類社會一直按這個路徑發展的話,我們的經濟生活可能會平穩得多。
然而現實中的人類就是個小機靈鬼,我們在投機取巧方面天賦爆表,硬是在貨幣系統裡搞出了一個BUG。
在這個BUG的作用下,即使不增加一般等價物也能增加貨幣的供應量。
紙幣紀元
————————————
在16世紀的時候,歐洲出現了這麼一種業務:金幣保存
當時歐洲的金匠店也代客戶保管金幣並收取一些保管費。
既然幫人家保存金幣,自然會給人家開個收據。回頭客戶拿著這個收據,就可以來店裡換回自己保存的金幣。
這個收據就是紙幣的起源,而那些金匠店,就是現代銀行的起源。
這些收據因為可以兌換金幣,所以在人們眼里和真實的黃金是一回事,於是它很快成為廣泛的交易媒介。
另一方面,金幣和金幣之間沒什麼區別,你把儲戶張三的金幣轉手拿給儲戶李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們只會關心金幣的數量對不對,而不會關心這枚金幣是不是自己存的那枚。
於是存著存著,金匠店就發現了見證奇蹟的時刻:
張三和李四不會同時來取完他們所有的黃金,我的倉庫裡一直會有大量的黃金閒置。
既然如此,我為什麼不把這些閒置的黃金借出去吃個利息呢?
收據是金匠店自己開的,他愛開多少就可以開多少,反正客戶拿著收據來兌換的時候他拿得出黃金就行。
而因為不太可能所有儲戶都同時來兌換,所以金匠店完全可以開出比儲存黃金數量更多的收據而不崩盤。
具體來說他們可以這麼操作:
我倉庫裡有1000盎司的黃金,那就印他個2000盎司的收據。多印的這1000盎司的收據我可以藉出去收利息。
儘管我印了2000盎司的收據,但實際上拿到這些收據的人不會同時來向我兌換2000盎司的黃金,現實中每天可能只有幾百盎司的收據需要兌換,而且同時還有幾百盎司的新的黃金存進來。
於是這個遊戲就可以玩下去了。
在這個案例裡,這1000盎司的黃金就是這個金匠店的儲備,他們印的收據就是他們發行的紙幣,掐指一算,有50%的紙幣是沒有黃金支撐的。
理論上50%的風險已經足以讓人心驚膽戰,但正所謂“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搶著做”,只要有利潤,人的膽量是無限的。
在發現這個BUG後,當時的金匠店一份黃金印出三、四份收據都是正常操作,他們人為地擴大貨幣供應量,並通過貸出這些虛假貨幣賺取利息。
這個行為就好比你開了個停車場,車主把車停在你這裡讓你保管,然後你趁車主不用車的時候把他的車租給別人去賺取租金。對於這種行為我們一般稱之為犯罪。
但是放在銀行系統裡這就叫做“部分準備金銀行製度”,完全合法。
這也是整個現代銀行製度的起源。
拋開道德層面的評價不談,這套系統的主要問題是風險。一旦碰上擠兌,整個系統就完蛋,所有人都會被牽連。
但另一方面,如果不發生擠兌,那麼這個系統效率頗高。他使得市場的交易額可以超越貴金屬數量的限制。大家可以在實際沒那麼多貴金屬的情況下先把事情做起來。
就拿剛才的租車案例來說,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
停車場管理員不經車主同意把他的車拿出去租了,從道德上來說是道德敗壞,從風險上來說給車主帶來了想用車的時候沒車用的風險。
但是從效率上來說,他確實提高了這個車的使用效率,只要不那麼湊巧租出去的時候正好碰上車主想用車就行。
於是貨幣供應量就這麼增加了,然後還不影響人們對貨幣價值的共識(因為人們覺得隨時可以去換到黃金)
當然咯,擠兌的風險始終是客觀存在。雖然短期看概率很小,但是放在一個較長的周期裡,總有發生意外的那一天。
萬一哪天出了個什麼事,大家同時來提取黃金,你這個金匠店就翻車了。
那麼這種風險和效率應該怎麼取捨呢?
個人在面對風險的時候往往唯唯諾諾,但是整個世界永遠是效率為王。因為效率高的人會贏,這一批人暴雷了還有下一批人接著贏。引領世界潮流的永遠是少數在刀尖上起舞的狂人。
所以取捨這種事是不存在的,人們只會前仆後繼地玩火。
從此人類進入紙幣紀元,而紙幣系統從誕生伊始就是一場作弊。
這套作弊系統雖然有風險,但是作弊賺錢的滋味實在太香,很快人類就在作弊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越玩越嗨,最終嗨到了北美這塊新大陸上,並在這裡埋下了人類史上最大作弊系統的種子。
央行崛起
————————————
美國在獨立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這裡一開始用的紙幣叫“殖民券”。這玩意沒有什麼太嚴格的規定,誰都能發行。當然發行者要承擔兌換金銀的義務。
不過隨著殖民券濫發越來越嚴重,發行者的金銀儲量就頂不住了,於是在1764年的時候,英國禁止殖民地發行紙幣。
這是北美大陸金本位的第一次失敗。
後來獨立戰爭爆發,北美大量的金銀被英國人收稅給收走了。
為了湊錢打英國佬,殖民地大陸會議(類似於新中國建國初期的政治協商會議)發行了大陸幣。
大陸幣從發行開始就規定了不可兌換金銀,這是一種憑藉政府強制力流通的信用貨幣。
這是北美大陸第一次出現完全與貴金屬脫鉤的紙幣。沒有金銀的支撐,紙幣的價值就比較抽象了,這實際上是一個信用體系。
當年土鱉的北美農民顯然還理解不了這種抽象的概念,僅僅過了幾年,大陸幣就走到了一文不值的境地。
美國獨立後,美國人汲取了戰爭期間濫發大陸幣造成嚴重通脹的教訓,通過憲法禁止了政府發行紙幣。
這個時候美國的紙幣都是由銀行機構來發行的。他們發行的這個東西叫“銀行券”。
銀行券可以在發行的銀行里兌換金銀,這是妥妥的金本位。
在這個體系下,政府被排斥在金融系統之外。但是政府他要收稅,自己也擁有很多金銀儲備,本身也有借貸資金的業務,沒有一個金融機構為他服務的話他工作起來就不太方便。
所以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就提出建立一個中央銀行,即“第一合眾國銀行”
也就是說美國政府自己辦一家銀行。
這個央行的功能包括為政府徵收稅款和儲存聯邦基金,發行貨幣,把資金借貸給政府部門,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資金。
第一合眾國銀行成立後很快就發行了可以兌換金銀的銀行券。這個由央行背書的可以兌換金銀的銀行券自然很受普通人的歡迎,用這樣的紙幣大家覺得心裡踏實,於是該銀行券就成為了全國性的紙幣。
同時各州政府也開始給商人發牌照建立各種州立銀行,這些銀行也開始發行自己的銀行券。
但是州立銀行就不如央行那麼靠譜了。有些運營良好的州立銀行可以保證銀行券的金銀兌換,有些就保證不了。
當然,當時不管是央行的銀行券還是州立銀行的銀行券,都不是強制流通的貨幣。也就是說普通人是可以拒收這些銀行券,大家用不用你的券,完全取決於大家信不信你。
央行因為信譽很高,所以央行發行的銀行券在當時的人看來基本就等同於金銀,於是當時的州立銀行就拿央行的銀行券代替金銀作為自己的儲備金,這樣可以節省金銀幣的使用。
這和我們現在見到的準備金制度已經非常接近了。
另外央行還有個作用,如果某些州立銀行因為經營不善被儲戶擠兌翻車了,央行可以選擇去救他們。
怎麼救呢,很簡單,央行貸款給這些銀行,讓這些銀行先把錢還給儲戶。
儲戶來擠兌無非是怕你的倉庫裡沒有金銀或者等同於金銀的央行紙幣,只要你能持續地把央行紙幣兌換給儲戶,那麼很快就可以重建儲戶對你的信任。
信任一旦重建,擠兌的行為就會停止,人們又會把錢再存進來,危機就解除了。
所以央行還有個稱呼,叫“最後貸款人”
然而當年的美國人對央行這個東西非常警惕,比如說國務卿杰斐遜就強烈反對,他認為“銀行法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使一夥騙子發財,使國家中誠實和勤勞的人受損”。
他這個看法也不無道理,紙幣系統這種憑空印鈔的運行模式在老實人看來可不就是騙子麼。如果政府也去搞這個系統,政府官員裡的老實人當然會反對。
在這種矛盾的博弈下,第一合眾國銀行在成立的時候設了一個運營年限:20年。先用用看再說。
央行滾蛋
————————————
到1811年的時候,第一合眾國銀行運營期限到了,很不巧當時的總統麥迪遜贊同前輩杰斐遜的看法,覺得央行不是個好東西,拒絕給第一合眾國銀行續約。
於是美國第一個央行就這樣壽終正寢。
這也不完全是老不老實的問題,凡事都有個兩面性,央行雖然很有用,但是同時也很危險。
現代銀行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作弊系統,而作弊最終會受到市場懲罰,因為作弊會造成風險積累。
作弊作得太過分的銀行總有一天會因為積累的風險爆發而倒閉。換句話說,銀行系統雖然有風險,但是風險也會因市場懲罰而被及時的釋放掉。
有會人倒霉,但不會所有人一起倒霉。
而央行也是銀行,所以他一樣也是一個作弊系統,但是央行有一點和普通銀行不同:他有國家力量背書,不會倒閉。
這意味著央行如果選擇作弊的話,那麼他可以一直作弊而不受市場懲罰。這就會造成風險的長時間積累而無法釋放,那最終會積累到什麼程度就完全沒譜了,說不定大結局是所有人一起倒霉。
當然了,只要央行不作弊就沒事,但這完全靠自覺,而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能靠自覺來長久維持的。
美國人擔心這個權力高度集中的玩意會被少數人控制,變成掠奪大家財富的工具,最後還給你捅個大窟窿出來。
所以謹慎理智的美國人堅決地對中央銀行說了不。
然而架不住身體太誠實,第一合眾國銀行關閉才5年,第二個央行又成立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第一合眾國銀行關門後的5年裡,美國打了一仗。
1812年美英(加)戰爭爆發,美國揮兵劍指加拿大,意圖將英國人徹底趕出北美大陸。
結果美國人在猛如虎的操作下把進攻打成防禦,甚至一度丟了首都華盛頓。國會、白宮、財政部、戰爭部等建築全被英軍一把給火燒了
最終美英雙方在1815年完成停戰簽約,邊界恢復到戰前水平。
這場戰爭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但也沒白打,他帶來了很多後果。其中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美國沒錢了。
戰爭期間有大量的外國資本出逃,到了1814年的時候,美國的州立銀行們不得不暫停兌換貴金屬,結果這些州立銀行的紙幣自然就跟著大幅貶值,誰也不愛用了。
沒有央行主持大局,美國的經濟陷入停滯。
在黑暗森林裡,生存永遠是第一需求,在“先活下去”這個訴求前,作不作弊的問題只能先放在一邊。
於是幾年前才關掉第一合眾國銀行的麥迪遜總統在這個時候又屁顛屁顛地向國會提交了重新成立央行的建議。
1816年,美國第二合眾國銀行成立。當然,也附加了一個20年的運營期限。
新央行再次給大家帶來了信得過的紙幣,美國經濟又得以再一次運轉起來,然後隨著央行自身實力的增強,它再一次遭到美國人的警惕......
1829年的時候,美國迎來了銀行界的宿命之敵:安德魯.傑克遜總統。
這位猛男認為央行已經強大到可以左右政府的地步,非常危險,再不關掉它,國民利益就會被大量的侵犯。於是他在1832年否決了第二合眾國銀行的經營權續約。
1836年特許經營權到期後,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央行轉為了一家州立銀行。
不僅如此,傑克遜還對整個銀行系統的紙幣投機行為深惡痛絕,於是他在關閉央行的同年還搞了一場史詩級的地產去槓桿:發布《鑄幣流通令》。
該命令規定凡購買政府土地的買家都必須支付貴金屬通貨。於是為了購買土地,人們就要去銀行兌換金銀出來。
這下銀行的金庫直接禿嚕了,紙幣作弊系統哦豁完蛋。
再加上那個“最後貸款人”已被關掉,1837年全美850家銀行倒了343家,還有62家奄奄一息。
這種雷厲風行的大手筆成功引發了經濟危機,不過危機之下的美國民眾並未責怪總統,而是紛紛遷怒於銀行。
於是銀行們不僅賠了飯碗還背了大鍋,傑克遜總統在這場和銀行的PK中大獲全勝。1841年,降為州立銀行的前第二合眾國銀行因為無力支撐,宣告倒閉。
從這段歷史裡我們可以發現這麼一個規律:
因為紙幣系統從出生之日起就伴隨著作弊,所以銀行早晚出問題,尤其是在沒有央行限制的情況下。
央行可以限製商業銀行的作弊程度,也可以在商業銀行出問題的時候把問題兜住,有助於穩定貨幣的價值。
但央行的問題在於他過於強大,不受控制,他自己也有可能進行更大規模的作弊。並且因為其背靠國家,有能力在長期內不受市場懲罰,未來的風險積累完全不可控。
這是一個兩難,不成立央行,解決不了眼前的問題,成立央行,你又不知道他會不會背著你挖坑。
從概率上來說,只要時間足夠長,這個坑早晚會出現,而且時間越長,積累的坑就越大。
第二個央行關門歇業後,美國在隨後70多年裡再也沒有出現過中央銀行。
王者歸來
————————————
在第二央行關門沒多久,美國就進入到了“自由銀行時代”。在這個階段,聯邦政府放棄管理,各州自行負責銀行的審批和監管。
這樣的結果當然就是銀行成立的門檻變得非常低,於是各種銀行如雨後春筍般井噴出來,紙幣(銀行券)的發行更是百花齊放毫無約束。
老百姓不是傻子,你這麼濫發紙幣,大家對紙幣的信心肯定會崩潰,但這並未阻止《自由銀行法》在1838年的正式頒布。從此市場上就充斥著大量不靠譜的銀行和紙幣以及隨時發生的擠兌。
不過普通人也並非完全沒有選擇,因為這些紙幣不是法定貨幣,不強制流通。人們可以選擇接受信用較好的銀行的紙幣,拒絕自己不相信的銀行的紙幣。
所以雖然整體上看這個市場毫無章法,但是日子居然也就這麼湊合著過下去了。到了1860年的時候,美國已經有超過1500家州立銀行在發行各種紙幣。
那麼這個看著有點混亂的體系如果一直發展演化下去,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這個答案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了,因為在1861年的時候,美國又打仗了。這一次是大名鼎鼎的南北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人祭出了戰爭經濟的核心科技:印鈔機。
為了應付戰爭開銷,林肯政府顧不上武德,親自下場發行不可兌換金銀的法定貨幣:綠鈔。
於是當時的美國老百姓在紙幣的使用上就面臨兩個選擇。
- 一個是選擇中央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這個貨幣由國家信用背書,強制流通不得拒收,缺點是這個貨幣一開始就規定了不能兌換金銀。
- 另一個選擇是繼續使用州立自由銀行發行的紙幣,這些紙幣並不強制流通,但理論上可以在發行銀行那裡兌換到金銀。
在當時的現實中,這個選擇毫無懸念,因為隨著戰爭的爆發,金銀嚴重短缺,你即使拿著州立銀行的那些紙幣,也很難兌換出金銀出來。
既然橫豎換不到金銀,我還不如去使用有國家背書的法定貨幣。
國家法定貨幣不由州立銀行發行,而是由國家認證的國民銀行來發行。
國民銀行的認證當然要比州立銀行嚴格得多了,法定貨幣發行的標準和門檻也更高。總的來說一個字:靠譜
盼星星盼月亮,美國人民終於迎來了一個靠譜的銀行體系:國民銀行體系
在國民銀行的帶領下,美國又先後經歷了1873年、1884年、1893年、1907年四輪金融恐慌和經濟危機。
發生這樣的事其實也不難理解,無論是自由銀行還是國民銀行,區別只是監管門檻的高低而已,其現代銀行作弊的本質並沒有區別。
自由銀行雖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但是也不乏信譽高的優秀銀行;國民銀行雖然准入門檻高,但其中一樣有信用低下的垃圾貨色。
不過因為自由銀行發行的紙幣不強制流通,老百姓覺得你不靠譜就可以不收你的錢,所以垃圾的自由銀行會很快被市場淘汰掉。
而發行法定貨幣的國民銀行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的發行的貨幣強制流通,大家不能拒收,銀行的風險就會被暫時掩蓋,而這意味著風險積累,小雷攢成大雷。
歷史就是一個循環,人們總是在治世的時候討厭權威,在亂世的時候期待救世主。
19世紀末,對銀行亂像已經個忍無可忍的美國人又重新開始期待一個既能夠發錢拯救大家又能夠管住商業銀行的中央銀行,於是銀行改革運動日益高漲。
1907年的金融危機成了壓倒央行反對者的最後一根稻草。1908年,以推動建立中央銀行為目的的美國金融委員會成立,人們都在期待中央銀行的王者歸來。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聯邦儲備法案,在國民銀行體系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中央銀行體系:聯邦儲備體系。
簡稱美聯儲
美聯儲理事會成員由總統任命,我們經常在新聞裡看到那個美聯儲的建築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他主要負責指導美聯儲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
在該體系下,美國被劃為12個聯邦儲備區,每個區設立一個聯邦儲備銀行。這12家聯邦儲備銀行發行的聯邦儲備券就是美國的法定貨幣。
隨著聯邦儲備券發行量的日益擴大,美國之前發行的那一堆種類繁多紙幣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到目前為止,流通中的美國紙幣基本都是各版本的聯邦儲備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美鈔。
美聯儲雖然名義上並非國有,但職能上十分接近一個政府機構,其人員任命和利益分配與美國政府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可以說美聯儲的最終建立是大政府思想的一次重大勝利,美國政府從此對銀行系統進行了全面的管控和規範,以及兜底。
和前兩個中央銀行不同的是,美聯儲沒有在運營一段時間後被終止,而是經歷了美國數次繁榮和蕭條後,一直開門營業到了現在。
美國人在歷史上一直警惕央行的存在,就是擔心時間久了這個沒人管的龐然大物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挖出一個出大坑來。
結果如今這個龐然大物已經連續運營了一個多世紀,而美元體係也早已成為這個世界上影響最廣泛的貨幣體系。
可以這麼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美聯儲,是一個運轉了一百多年的,不會因為作弊而遭受懲罰的,世界上最大的作弊系統。
我們有理由懷疑這個生長了一百多年的作弊系統正在為人類準備著一個巨大的“驚喜”。
那麼美聯儲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呢?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下一期我將和大家詳細聊一聊美聯儲的“魔法”,看看美聯儲是怎麼把作弊這個事玩到極致的。敬請期待~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