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許慎《說文》:“媧,古之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
在中國古代神話系統中,女媧是補天救世的和摶土造人的女神,化生萬物的大地之母,人類之母,創世神、始母神和婚姻神。在漢代的神話中,女媧與伏羲是兄妹與夫妻,具有連體人首龍身以及近似鱷魚、蜥蜴的形象。伏羲是太陽神,女媧是月亮神。女媧還是遠古薩滿教中一位法力無邊的女巫。
1
關於女媧的神話中,最重要的是三個故事:
一是開天闢地,斬巨鱉以其龜殼為天(穹廬),以其四足支撐天地,建立支撐天地的四極(天柱)。
二是造世界和造人。女媧一日之中發生七十化變,創造了陰陽、星辰、山岳和動植物,最後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
三是補天。由於水火之神大戰(或說水神共工對女媧挑戰),導致天崩地裂,洪水滔天,而後天塌地陷。於是女媧熔煉五色彩石以補蒼天。補到西北方石頭不夠用,留下天門在西北,於是天空傾斜,以北極為中心旋轉。留下缺口在大地東南,於是江河水向東流。
女媧故事見於先秦文獻古籍《史籀篇》、《楚辭》、《禮記》、《山海經》和秦漢以來的《淮南子》、《史記》、《漢書》、《風俗通義》 、《帝王世紀》、《獨異志》、《路史》、《繹史》等史料。
2
古地質學認為:地質時代最新階段,第四紀二分的第二個世,開始於20,000~10,000年前持續至今。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全新統,它覆蓋於所有地層之上。
全新世與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紀冰期一次亞冰期結束、氣候轉暖為標誌,因此又稱為冰後期。冰後期大地冰川融化導致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陸地由低於海平面的130米上升到60米位置。到距今6000年,海平面第二次再上升60米,而達到接近現今的位置。其後至今,海平面則僅有輕微的變化。全新世時,人類已進入現代人(智人)階段。
也就是說,距今1——2萬年的更新世末期,也是中國古陸經歷劇烈地理變化的時期。在距今1萬2千年以上的晚更新世時期,還屬於地質結構上的低海面時期,海面要比今日海平面低130多米,以致黃海、東海北部大陸架出露,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台灣列島土地相連。哺乳動物和人類可以從陸地自由遷移到今日沿海的島嶼上去。
進入距今6千——1萬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氣候普遍轉暖,中、高緯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大片陸地被海水淹沒——這也就是史前大洪水傳說的由來。
[何新又按:所以中國上古神話中有兩次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一次是發生在女媧開天闢地時期,第二次是發生在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帝堯、虞舜和鯀、禹時代(見《尚書·堯典》)。據說當時再次發生了“浩浩懷山襄陵”的大“鴻水”,即海浸現象。鴻、海語轉相通。上古的兩次洪水傳說與上述的海陸地質變遷正相對應。 ]
事實上,古地質學表明在更新世晚期以及全新世初期,中國大陸經歷過多次大規模的洪水進退——海水浸潤與後退。
值得注意的是,更新世以及全新世早期,也是中國大陸多火山活躍的時期。女媧煉石補天,實際就是火山噴發的神話意象。女媧火煉的五色石,就是流淌的火山熔岩的岩漿。
何新:關於女媧神話的真相- 何新博客管理員- 何新網易博客
至於女媧以摶黃土作人的傳說,則反映了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時代,華夏先民燒製黃土製作陶器時代的開始。
中國南方不少新石器遺址出土了華夏先人的早期陶器,年代都早在更新世晚期。最具代表性的是近年江西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器為目前世界考古發現的最早陶器。據碳十四年代準確測定仙人洞遺址出土陶器的年代,距今約1萬8千——2萬年。
何新:關於女媧神話的真相- 何新博客管理員- 何新網易博客
全新世中國火山分佈圖
何新:關於女媧神話的真相- 何新博客管理員- 何新網易博客
3
女媧煉石的採石之山,據說就是橫亙中原的太行山。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盤古山、王母山、女媧山。
[ 太行山在我國的史籍中有諸多名稱,《列子》謂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經》謂之“五行山”、“盤古山”,《隋書·地理志》謂之“母山”、《太平寰宇記》謂之“皇母山”、“女媧山”等。 ]
《括地志》:“太行數千里,始於懷而終於幽,為天下之脊。”北宋《新定九域志》:“皇母山,又名女媧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禱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六《河南》說:“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
何新:關於女媧神話的真相
古地質學家認為,在距今5,000——10,000年以前的全新世早期,海進現象確實曾經浸泡過太行山周邊:
“對古海岸遺蹟的科學研究,已表明距今7400年時,華北海岸線還位於保定—石家莊—邯鄲—安陽一線的太行山麓。此時的古人如果登上太行山嚮東俯瞰,應當是憑海臨風、汪洋無邊的景象。而大約與此同時或稍後的仰韶文化遺址,還在黃河剛剛東出三門峽的南太行與伏牛山之間。而隨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向東推進,文明的繁衍也向東擴展,在太行山東麓的河南安陽,出現了距今3000多年的殷墟遺址。距今約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曹孟德擊敗袁紹,掃平北方時,華北平原的天津至現今黃河三角洲的大片地區還在海中。”
太行山東麓有名的井陘雪花山玄武岩(N2—Q1)、湯陰黑山頭玄武岩(Q1—Q2)等及河北平原內部黃驊附近的“小山”和無棣附近的“大山”為新生代以來火山活動的產物。華北平原底部並發現有4層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夾層,說明在太行山的抬升和華北平原的下沉過程中,曾伴隨有多次岩漿噴出活動。
因此,“太行山的意義並不僅在於它本身,還在於自兩百多萬年以來的第四紀時期,正是由於太行山的強烈抬升,才有了太行山以東盆地的不斷沉陷,太行山東緣大斷裂造成的這種地形上的一正一負,才使得西邊不斷地削山移土,東邊不斷地填海成陸。”(引自范曉“太行山”文,中國國家地理2011年第05期)
何新:關於女媧神話的真相
何新:關於女媧神話的真相- 何新博客管理員- 何新網易博客
【附錄】有關傳說資料
《淮南子·覽冥訓》、《列子·湯問》等典籍記載:遠古時代,四根天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氾濫不止。女媧不忍人類受災,於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其它古籍記載有差別。 《論衡·談天篇》、《史記·補三皇本紀》記為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用頭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淮南子·天文訓》記為共工與顓頊之戰。 《淮南子·原道》記為共工與高辛氏之戰。 《路史·太昊紀》記為共工與女媧之戰。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勞),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
《列子·湯問》:“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列子·黃帝》:“庖犧氏、女嫡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
《繹史》卷三引《風俗通》:“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淮南子·覽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當此之時,臥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黃雲絡,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 ”
《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媧所以七十化也。”(東漢高誘注:“黃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時,化生陰陽;上駢、桑林,皆神名;女媧,王天下者也。七十變造化。”)
《淮南子·覽冥訓》:“伏羲、女媧不設法度,而以至德遺於後世。何則?至虛無純一,而不喋苛事也。”]
[《世本·帝系篇》:“女媧氏命娥陵氏製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聖氏為斑營,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無不得理。”
《博雅》引《世本》雲:“女媧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世本·氏姓篇》:“女氏,天皇封娣媧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其後為女氏,夏有女艾,商有女鳩、女方,晉有女寵,皆其後也。”
《風俗通義·卷一》引《春秋運鬥樞》:“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開陰布綱,上含皇極,其施光明,指天畫地,神化潛通,煌煌盛美,不可勝量。”
《禮記正義·明堂位》:“女媧之笙簧。”孔穎達疏引《帝王世紀》:“女媧氏,風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
《潛夫論》:“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伏羲神農為三皇。其一者或曰遂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媧。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水經註》:“庖羲之後,有帝女媧焉,與神農為三皇矣。
《詩含神霧》:“含始吞赤珠,刻曰:玉英生漢皇,後赤龍感女媧,劉季興也。”
《抱朴子·釋滯》 :“女媧地出。”
《春秋繁露》:“雨不霽,祭女媧。”
《路史·發揮一》羅蘋注引《尹子·盤古篇》:“共工觸不用山,折天柱,絕地維。女媧補天,射十日。”;“……世遂有(女媧)煉石成霞,地勢北高南下之說。”;引《風俗通》:“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以其(女媧)載媒,是以後世有國,是祀為皋禖之神。“
《歸藏·啟筮》:“昔女媧……昭昭九州……平均土地。”上引:“……和合萬國。”
屈原《天問》:“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王逸注曰:“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製匠而圖之乎。”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