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黑色星期五(Black Firday)是美國貨幣制度一個重要轉捩點。事件發生後,美國國會展開了聽證會,由加菲爾德法官(James Garfield)領導調查小組,根據《偉大的博弈》P.164轉述,這位法官在最後報告中總結,只要黃金與綠幣之間的匯價自由浮動,黑色星期五就有機會重演。
【返金本位】
這個結論成為金本位支持者的有力依據,返回金本位之聲迅速響起,他們認為只有將美元與黃金掛勾,才不會出現黃金投機炒賣,當時,最大力支持金本位制的是由一眾銀行家組成的「美國銀行家協會」(The American Banker Association)。
原因很簡單,上幾集已提過,林肯綠幣形成通脹,這對他們極其不利,物價持續上升,紙幣購買力持續下跌,銀行的貸款他日收回時購買力已萎縮,若政府繼續發行無債綠幣,銀行業務就難以經營。相反,若返回金本位,黃金變成唯一貨幣,他們不但能奪得貨幣發行權,更能要求欠債者以黃金償還債務,有利於經營銀行業務,因為當時世界上黃金供應大多為國際銀行家控制。(詳情參考《貨幣戰爭》第一章)
所以,林肯遇刺不久,國會就通過了一項《緊縮法案》(Contraction Act),限制林肯綠幣發行。不過,這只是第一步,其後十年通過的兩條法案,才是令黃金變成唯一貨幣,消滅其他貨幣的關鍵。
第一條是馬田大師《Gold $5000+》P.8提及過的Coinage Act of 1873,這條法案授權政府重新鑄造金幣,但沒有提及鑄造銀幣,一下子將白銀踢出貨幣體系。
第二條是1875年通過的《恢復硬幣支付法案》(Resumption Act)(亦有人稱之為金本位法案),要求一切林肯綠幣借貸,本息都要以黃金償還,兌換率是20元綠幣對1安士黃金,例如有人向銀行借貸100元綠幣,就要以5安士黃金償還。法案同時授權林肯遇刺後重新成立的外判國家銀行發行銀行券,並以100兌80綠幣吸引民間兌換綠幣,更重要一點是宣佈由1879年起,綠幣以1安士對20元的兌換率與黃金掛勾,重新確立金本位。
【長期通縮】
返回金本位造成了甚麼影響?通縮是也!馬田大師在《Gold $5000+》P.8說:「This contraction in capital and the moving to the gold standard had the huge effect of forcing deflation upon the whole economy」,因為之前一段長時間內,無債綠幣、白銀、黃金並行流通,一下子減少兩種貨幣供應,而黃金藏量較少,供應不能立即追上,物價焉能不下跌?物價指數從1966年的160點跌到1906年的75點,最低見過61點。(詳情參考羅家聰《勢事循環》P.147圖3.28)
即是說,由1866年到1906年的整整四十年間,美國的物價不但沒有上升,而且大部份時間都趨下跌。這就是馬田大師在《Gold $5000+》P.8及 P.9提及過的Long Depression時期,史稱「長通縮」。跟1997年至2003年的香港一樣,物價長期下跌,造成了廣泛的失業及破產。馬田大師形容,貨幣的收縮有如骨牌效應(domino-effect)般對經濟做成了沉重打擊。
其中最直接影響是導致了1873年大恐慌(Panic of 1873),根據《偉大的博弈》P.179形容,股市全面下挫,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單位價格從1873年的7700美元下跌到1877年的4250美元,當時最暢旺的鐵路股在幾年間蒸發了一半市值,證券交易所更一度停市近十日。美國有超過18000間企業倒閉,25%的鐵路公司破產,《貨幣戰爭》P.60說,美國的失業率升到30%。
所以,許多美國人都稱1873年通過的Coinage Act為「1873年罪行」(Crime of 1873),當中以雙本位支持者尤其厭惡這條法案,他們包括西部幾個產銀大洲的礦工及農民,因為白銀去貨幣化後,不能再作交稅之用,與黃金兌換率不斷下滑,從1869年20安士白銀可兌1安士黃金,跌到1902年40兌1,白銀購買力下跌令到許多西部居民損失慘重。
【民間反擊】
長期通縮激起了民憤,就像2011年歐債危機一樣,美國全國到處都有示威及罷工。由1873至1900年,最少爆發了八次大規模的罷工及暴亂,最著名的有1877年鐵路大罷工(Great Railroad Strike of 1877),以及歷時七年的愛達荷礦工大罷工(Coeur d'Alene Miners' Strike of 1892)。民間還成立組織反擊,雙本位支持者成立了人民黨(Populist Party,又稱為白銀黨),綠幣支持者則成立了綠幣黨(Greenback Party),與金本位派展開抗爭。
兩派都積極參政,試圖改變政府貨幣政策。1876年,綠幣黨提名Peter Cooper參選總統,並以廢除1875年《恢復硬幣支付法案》為政綱,但最終敗選。1878年國會大選,綠幣黨獲得了國會14個席位,他們多次成功阻止政府消滅綠幣之舉,所以綠幣能一直流通至1994年。白銀黨則成功多次迫使國會通過購銀法案,由國家出錢向農民及礦工回購白銀,如1878年Bland-Allison Act及1890年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
除了參政,他們還展開了宣傳戰,著名童話小說《綠野仙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產生。童話竟與貨幣議題扯上關係?中文名當然看不出來,但一聽英文名《The Wizard of OZ》就知內有玄機,意譯是「安士之巫師」,甚麼是安士?那就是白銀與黃金的計價單位。故事講述一個小女孩被龍卷風吹到魔幻國度,友善的東方女巫送她一對「銀鞋」,並叮囑她穿著銀鞋,沿著金黃色的「黃磚大道」(fellow the yellow brick road)返回家鄉(見上影片)。作者Frank Baum1856年出生,1890年代積極參與白銀自由化運動,讚成美國實行金銀雙本位制,所以創作了這個童話故事表達他的理念。
【金本位勝】
不過,這些行動並沒有令白銀、綠幣重新成為貨幣,由始至終,以銀行家為首的金本位派左右了政府的決策。例如1873年,國會辯論Coinage Act of 1873時,英格蘭銀行家就派出了Ernest Seyd到美國賄賂國會議員,令法案最終獲得通過。或許很多人會奇怪,何解在一個民主國家會發生這樣的事?但上集已提過當時美國貪污成風,建造西部鐵路時,議員竟貪去一半建造費,此等事又有何出奇?
面對民間對通縮的強烈反抗,政府又多次武力鎮壓,例如1877年的鐵路大罷工時,就派出陸軍屠殺三百多名工人,當中包括兒童及女工(見上面影片)。面對1892年至1899年的愛達荷礦工大罷工,政府先後三次動用聯邦軍隊進行鎮壓,死傷無數。難怪1969年美國學者Philip Traft及Philip Ross合著的《American Labor Violence》中就指出,西方國家中,美國在剝削工人方面的暴力血跡斑斑。當然,這些歷史在今日歌頌美國民主政治的人士口中絕少提及。
甚至當其後《綠野仙蹤》被搬上大銀幕時,更被金本位派刻意利用及修改,在「以獅子為標誌」的電影公司拍攝的版本中,女主角Dorothy由穿「銀鞋」變成穿「紅鞋」(見上面影片)。搞錯了嗎?沒有搞錯!在《綠野仙蹤》原著中,東方女巫是如此對Dorothy說:「銀鞋能夠帶你跨越沙漠」(Your Silver Shoes will carry you over the desert),並非紅鞋!結果,這部電影由支持雙本位,變成歌頌金本位!為了達成目的,就算在自由民主的國家,同樣會出現意識形態的監控。
雙本位派、綠幣派與金本位派的抗爭,於1896年的總統選舉到達頂峰,雙本位派在廣泛支持下,派出William Jennings Bryan參選總統,金本位派則以William Mckinley對決。很多金本位支持者在總統選舉集會上將金器載上身,故被對手稱為金甲蟲(Goldbug)。
最終金本位派贏得了大選,Mckinley當選後四年,美國正式通過《金本位法案》(Gold Standard Act),確立金本位制度。之後三十年,聯儲局成立,與黃金掛勾的聯儲局券透過黃金的支持,隴斷美國貨幣供應,但因為濫發紙幣,最終維持不了金本位,1934年先限制人民藏金,繼而1971年放棄金本位。我們當下的世界貨幣體系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
金本位勝出有否涉及舞弊及賄賂?年代久遠,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根據馬田大師在《Gold $5000+》P.9,有一點可以肯定,通縮引起的經濟衰退,加上政府管治不善,多次用武力鎮壓人民,令林肯總統建立的政府威信進一步崩潰,信心進一步走向黃金,林肯綠幣這種無債貨幣亦慢慢退出歷史舞台。
套用馬田大師理論:「If it is gold that is money, then it rises with deflation and falls with inflation.」。結果,從1869年至1900年左右,雖然黃金與美元掛了勾,被鎖死在20美元對1安士黃金的官價,但因為物價普遍下跌,人民爭相儲存黃金,黃金的購買力返而持續上升,形成了一個大牛市。(請參考上兩集黃金購買力圖)
確立金本位的一段歷史給予我們許多啓發。首先,以銀行家為首的集團並不一定仇視黃金,只要對他們有利,他們亦可以是金本位支持者。所以馬田大師雖然看好黃金投資前景,但他在多篇文章中都強調金本位並非萬能,它並不能解決所有經濟問題,就像他在上個月剛發表的文章《Gold and the Future》中解釋:「The problem is government, not what is money.」、「It is always the fiscal mismanagement of government, not the monetary system.」
人類社會離不開政府這種組織形式,政府恆常有徵稅權力,人民恆常有繳稅義務,所以,政府永遠有介定及賦予「稅務憑證」價值的能力,亦即是政府有創造貨幣的能力。故此,就算推行金本位,亦不代表政府不能透過創造貨幣而從中獲利,馬田大師在《Nothing is certain except death, taxes and the other side of inflation》一文中提到,羅馬帝國推行金本位,以黄金為貨幣,但統治者卻通過稀釋含金量而引發通賬。羅馬Aureus金幣從原本含10.5克黃金,經過三百年,跌到只有0.77克。(期間羅馬帝國透過立法強迫人們以含金量較高的舊幣換取含金量較低的新幣)
所以,購買黃金,如馬田大師一直所說,最重要是對沖政府崩潰及管治失效,至於政府推行甚麼貨幣體系反而較為次要,無論是金本位或信用貨幣,只要政府管治不善或面臨崩潰,都可以以持有黃金對沖。以為黃金成為貨幣就可限制及駕馭政府權力,只是一種理想,並不合乎歷史現實,從1869年至1900這段歷史可見,正是當權者令黃金重新成為貨幣,但過程中卻損害了無數人利益。如此,我們投資黃金應採用甚麼策略及心態?馬田大師最後一集再分享!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