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香港地價跌到不足南京一半 李嘉誠公司暴跌1400億

春節後,香港地政總署拍賣的一則土地,以異乎尋常的低成交價震驚了業界。

  香港新界的一則住宅用地以不足兩萬港幣的樓板價成交,折合人民幣不足1.7萬元/平方米。這一價格不僅較前兩次拍賣腰斬,遠低於北京上海的地價。甚至還不足南京近期土地成交樓板價的一半。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新世界

  春節前,南京河西的一塊土地以超過4.2萬元/平米的樓板價成交,香港新界樓板價還不到南京河西的4成。

  地價暴跌的同時,香港房價也接連跳水,香港地産業瀕臨崩盤危機。


  香港地價暴跌至內地二線城市水準

  驚現連續流拍

  根據香港地政總署2月12日的公告,該幅土地成交總價為23.1億港幣,可興建最高10.71萬平方米的住宅。由內地房産商中海外的子公司拍得,折合樓板價1.988萬港幣,約合人民幣1.5—1.7萬左右。(以過去兩年人民幣兌港幣的不同匯率折算)這一成交價格不僅較此前拍出的幾塊土地腰斬,也遠低於北京上海近期的土地成交價格。

  2015年11月,上海新江灣城的一幅土地扣除保障房之後的實際樓板價達到6.1萬元/平方。北京市區的一塊住宅用地則在去年7月份拍出7.5萬/平方的樓板價。北京上海樓板價拍出5萬以上,在2014年之後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香港此次的超低地價,也不是用地段因素能解釋的。即便是北京上海郊區的住宅用地,樓板價也遠高於2萬/平米。今年1月27日,位於上海遠郊的青浦徐涇一塊住宅用地拍賣成交樓板價為2.85萬元/平米;另一個遠郊閔行旗忠地區則在一月份拍出3萬元/平米的樓板價。這兩幅土地位置都位於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只能算是上海的衛星城;名義上屬於上海,其實只相當於二三線城市。

  除了成交價低於市場預期外,香港近期還罕見的出現了多起住宅土地流拍,2015年11月以及2016年1月香港新界的兩幅住宅用地,均因參與者出價過低而流拍。下圖是《麵包財經》根據香港地政總署資料整理的近期土地拍賣情況:

  香港土地流拍近年極為罕見。《麵包財經》查閱了香港地政總署的相關資料,從2012年4月到2015年11月,地政總署為105幅土地舉行了106次招標,除上文所述的流拍外,僅有一次流拍。

  房價暴跌

  李嘉誠旗下地産公司市值損失1400多億

  土地流拍的同時,香港的房價也在加速下跌。

  2016年1月,香港樓市成交量創下25年的新低,樓價連續數月跳水。根據公開的數據,2015年四季度的單季跌幅達到7.5%,進入2016年之後則加速下跌。眾多研究機構預測,香港的房價將要再跌三成左右。

  與此同時,香港大型地産公司的股價紛紛腰斬。恒生地産指數自2015年的高點至今跌幅超過38%。

  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地産在2015年6月完成世紀重組後,股價暴跌。從最高時的77.2港幣跌至最低的38.2港幣,腰斬有餘。總市值跌去1400多億。

  主營商業地産的恒隆地産則從2015年高點26.2跌至本月最低的13元,最大跌幅超過50%。最近半年多,香港主要的地産商:新鴻基、恒基地産、新世界發展、九龍倉等,均大幅下挫。

  以金融和地産為主要構成的港股市場,自2015年以來,幾乎交替上演著股市樓市相殺的局面。

  港版“土地財政”將香港逼入死衚同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地價與房價暴跌背後,是走向窮途末路的香港版“土地財政”。

  內地地方政府依賴土地出讓金的“土地財政”模式被廣為詬病,但如果跟香港比起來,只能是小巫見大巫。

  香港並不缺少土地,但大部分土地卻不被允許利用。香港可以推向市場的土地大都掌握在港府手中,但香港政府歷年來對土地供應量嚴格控制,人為推高了香港地價和房價。

  有數據才有真相。

  《麵包財經》根據香港地政總署公佈的歷年土地拍賣紀錄,計算得知:自從1985年以來的30年間,香港政府一共拍賣土地730.62萬平方米。以香港700多萬的總人口計算,30年間,平均每人能獲得的土地也就一平方左右。下圖為香港地政總署歷年土地拍賣面積:

  而且這些拍出的土地不僅僅包含住宅用地,還包含了大量的商業、工業和倉儲等用地。如果把這些都排除掉,再加上大量非香港人在香港置業,過去30年,香港平均每人連一平方米土地都分不到。平均到每年,僅僅能得到不足0.03個平方——還不足半張A4紙的大小,不要説一張椅子,放下一雙鞋都難。

  在嚴格的數量控制之下,香港土地單價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以來,香港共拍賣土地175.6萬平方,所得土地拍賣款超過3290億港幣,平均每平方米土地價格高達18.7萬港幣。

  香港表面上是個低稅率的城市,但是如果考慮到高地價房價變相産生的稅負,則香港本地人的負擔遠高於其他主要的金融中心城市。

  儘管香港政府推行各種各樣的公屋政策,企圖用政府的力量來解決居住問題。但至今香港每人平均居住面積仍然是各大城市中最小的,房價卻位居全球前列,60平方以上就已經算作豪宅。

  一手把持土地,推高地價房價;一面又假惺惺的替市民蓋樓,號稱“公屋”。難怪近年來香港市民對港府的不滿與日俱增。

  以倡導自由經濟自詡的香港,政府居然對土地壟斷控制到如此地步。真自由市場還是假自由市場?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