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城市1:上海

  我不是很愛上海,然而最習慣的是上海。 少年時離開山東,前往上海上學,一路成長中只是偶爾被人嘲笑不會說上海話,倒是沒有什麼其他歧視。傳說中的外地人偏見我並沒有遇到過,可能是因為我住在一個偏遠的百年老鎮,離開時尚的市中心太遠。大三那年決心學上海話,與同學們一路橫侃,一年,乃成。 
後來學英文,也是如此,我在大學裡英文不及格,沒拿到學士學位,後到一家外資,老頭只會說英文,於是講講就會了。 

我與父親對職業選擇上激烈衝突,大學後棄分配的國營單位而去,賠了當時意義上的巨款,離家出走,去尋覓出路,就此一路出走,再無回頭。在上海住過浦東浦西十幾個街區,也因此理解這個城市更多。 
海人性格溫和,外圓內方,綿里藏針,事事通達,這句話形容來,似乎顛覆外界對上海人的看法,其實是最準確的。 
其外露的缺點,比如計較、 ​​狹隘、功利,尤其是女性現實物質的形象,瀰漫於全球華人世界。 
我告訴你,這是不准確的,需要另外一種理解。 
計較狹隘功利三個詞都來自於上海的生存環境,過去三十年計劃經濟中的生存狀態,硬生生把鍍金年代的寬容大氣憋成了這樣的性格。你看過老洋房裡七十二家房客的居住環境之後,就可以明白環境的影響了。 新一代上海人這方面的性格幾乎已經不見了。 而女性物質的形象來自於不好的街區,這是因為街區文化的遺留,棚戶區性格的外露。如果你認識一個人,會很容易看到其性格中糟糕的一面,忽略其優點。而上海這部分女性的功利現實,就覆蓋了好街區上海女性的小家碧玉和心胸開闊。 
我曾有一友,其前妻是好街區出來的中產家庭女孩,盧灣區一帶,性格溫婉,處事大方,極具氣質,在美資公司任職中層,專業化程度遠超過了公司中的西人。其文化素養,對歐美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都超越了我後來見過的大多數女性,只在上海又見過同樣的女孩子。 
而上海好街區的女性更具剛毅性,對抗逆境的態度,包括文革這樣的浩劫都從不低頭。我在做老建築修復時,經常在街區遇見七八十歲的老太太,頭髮梳得紋絲不亂,衣著整齊,緩緩的走過弄堂,如同風中老梧桐,寧靜而雍容。後來閱讀很多老上海文字,其中不乏當事女性對過往歲月的描述,當中可以讀得出上海人的堅韌和滄桑。 對於商人來說,又有這樣的事實,往往外地男性商人娶了好街區的上海女性,從此生意昌盛,旺夫。何解?蓋因為上海女性事事通達,處事自然也。 
而場面上許多上海職業女性,做事更容易成功,同時在這個性訛詐橫行的時代,上海女性是唯一能夠周旋於色狼群裡,達到目的不失去身體代價的少數女性群落。自然,就比例而言,上海男性創業者稀少,很難闖蕩,這確實不爭的現實。上海男性多半為職業工作,有兢兢業業的一面,也有浮躁跳脫喜歡玩弄公司滿足私慾的一面。如果我請上海員工會加倍小心,放手給予天地,但也會異常小心財務風險。
而上海員工對法律規則的運用和鑽空子是舉世無敵的,公司最好自己也要處處遵守法律,否則員工看在眼裡,總有一天你會付出代價。 哈哈,說笑了。 上海人沒什麼忠誠,只忠於自己,所以你要對等的付出和得到,不要指望太多額外所得。 同樣因為上海人只忠於自己和家庭,因此他們對契約和規則更重視,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個城市從上到下,都管理的井井有條,是最符合開放公民社會的城市,沒有之一,在中國而言。 上海人不迷信、不盲目、對狂熱冷眼旁觀,知道世上邪惡皆來自愚人獻祭,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本來是惡。不干涉別人的意志,也不傷害自己,這是一個公民社會最重要的品質。因此近年來歷次狂熱的活動在上海是無法興起的。 但並不意味著上海人冷漠,前兩年一棟大樓燃燒,造成大量老人死亡,上海就爆發了二十萬人的祭奠行動,克製而守規矩,但是表達對官員瀆職的憤怒和市民力量。結果導致多個官員下台和市府高層道歉。 
所以,如果再爆發文革,如果你跑不出去,唯一一個能夠勉強生存下去的城市是上海。 上海的醫療體系和教育體係是非常優良的地方,市政管理也是最傑出的,即使放在全球,上海的城市管理也是優秀的。這適合老人生活,在體驗過一次外埠老人治病的過程後,我更加深了這個印象。 我走過許多城市,居住過許多,上海算是我最習慣的一個城市。 下一篇寫青島。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